供稿人:镭立咨询顾问 鲁佳
关键词:ERP、BI、企业信息化、信息系统、数据分析
智能制造专题内容更新啦,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有了ERP系统,为什么还需要上BI系统?可能很多企业管理者和信息化主管们都曾经产生过这样的困惑,在这个话题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重要阶段:
第一个阶段:信息化1.0时代
该阶段主要处于基础信息化阶段。主要解决问题是将传统手工式记录数字化、信息化,提升运营效率。在这一阶段中代表系统有:业务交易处理系统,核算系统,财务系统,进销存系统,CAD系统等。
第二个阶段:信息化2.0时代
该阶段主要是企业级信息化阶段。主要解决问题是固化和规范流程,全面协同信息化办公,改善组织和个人执行力和效率。在这个阶段中代表系统有:OA,MIS,ERP,MES,CRM等。
第三个阶段:信息化3.0时代
该阶段主要是数据时代,实现战略与决策信息化,智慧化。主要解决问题打通企业信息孤岛,洞察企业各项业务经营情况,提供决策支持,实现业务、企业智慧化运作。在这个阶段中代表系统有数据仓库,商业智能BI,大数据分析,AI等。
通过上面的介绍,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,信息化经历了哪些变革,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,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多年,大多数企业目前还处于第二阶段,正是这样一个背景,为第三阶段营造了良好的基础支撑作用。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背景下,我们每一家现代化企业都应该积极拥抱变化,实现智慧化企业。
ERP与BI之间的关系和区别:
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:“不是已经上ERP了吗,为什么还是不清楚是否出了问题?”找不到问题、不清楚原因、没有对症下药的解决方案,只能尝试性运用以往的解决方法,甚至最终也没搞清楚该方法是否起效了。为什么?因为上了ERP只是改善企业业务流程,却没有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。
接下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ERP和数据分析决策系统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关联:
ERP的重心在于记录企业的日常业务数据。企业实施ERP之后, 就建立起了新的业务处理模式。ERP系统所涉及的所有业务流程通过整合彼此协调,打破了原有的部门分割局面。公司内所有环节的信息获知能力都得到了提升,企业内外的业务处理瓶颈将被打破,响应速度也能相应改善。
BI的重心在于从ERP等信息系统记录的日常数据中,找出一些趋势性、规律性的东西来。BI能提高行业用户在关键领域的信息获知能力及掌控精度。首先,报告格式将大大改良,整合后的用户数据无疑使报告进行得更快、更及时、更精确。其次, 信息传输也将越来越实时化,在各部门周转时间将大为减少。最后,业务处理流程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失误也易于及时发现,从而使纠错工作更加迅速和准确。
本次分享就到这里,欢迎各位企业伙伴们共同参与智能制造专题的话题讨论,共同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寻求更多最优实践。
注:文章内容为作者原创,如需转载请联系镭立科技027-87771771